视教育!杨振宁、丁肇中、李政道等在美国的华人,为什么能在科学上对人类作出那样大的贡献?”
邓小平:“很好!看来,你还要帮着我多找一些教育家、科学家搜集意见,就像当年毛主席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那样,把这次科技、教育座谈会开好!”郁教授:“我想一切有正义感的科学家、教育家是愿意参加这样的座谈会的。”
郁教授家
这是用筒子楼改建的两居室:走廊是厨房,向阳的一间是郁教授夫妇的卧室兼办公室,背阴的那间是书房兼女儿郁平的住房。简之,两间不大的房间完全变成了书的天下。
郁平年近二十八岁了,身着破旧的环卫工人穿的工作服,坐在自制的马扎上,把床当作办公桌,十分投人地计算着。
有顷,郁夫人双手捧着平展展的衣服走进,心疼地:“郁平,换好衣服再写你的论文好不好?”
郁平头也不抬:“妈!我正计算到关键时刻,你老别烦我好不好?”
郁夫人:“咳,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啊!可你父亲……”
郁平:“他再固执,还听你这个当夫人的,我嘛……这个女儿就是不听你这个当母亲的。对吧?我都背下来了!”
郁夫人:“你不要忘了自己的年龄……”
郁平蓦地站起,边推郁夫人边说:“我知道自己是在北平解放那年出生的,二十八岁了,该结婚了。你可真够烦人的!”她把郁夫人推出门去,啪的一声用力关上屋门,回到床前,坐在马扎上又用心地计算起来。
郁教授的卧室
郁夫人双手捧着女儿的衣服,有些呆痴地坐在椅子上。她于不时地抽着鼻子,似乎闻到了什么。
郁教授推门走进,他一边说:“夫人!你又把饭烧糊了
吧?”一边快步向蜂窝煤炉子走去。他掀开锅盖一看:
一锅米饭变成了黑色,且冒着浓烟。
郁教授急忙把烧糊的饭锅端到了地上。
郁夫人依然捧着女儿的衣服走出,看着锅里烧黑的米饭落
泪了:“老郁啊,我真的不顶用了!”
郁教授乐观地:“叫我说啊,你是想抱外孙想得着迷了!”
郁夫人:“算了吧!郁平都二十八岁了,连个男朋友都没有,一回到家就坐在床前算啊算的,有什么用呢,咳!……”
郁教授:“放心吧,郁平会算出名堂来的!”他从书包里掏出一捆青菜,“来,咱们择菜,做饭。”
郁夫人放下女儿的衣服,一边择菜一边说:“你蹲牛棚那年,郁平高中刚刚毕业,她就到锡林郭勒大草原_L放羊去了,一放就是八年啊!好容易盼来高考,她又因为受你的牵连,考了个第一也没上成大学。”她用衣袖擦了擦眼泪,“到如今,一心想当科学家的郁平却当了个清洁工!……”
郁教授安慰地:“放心,小平同志开始抓科学、教育了,正在研究高考的事。”
郁夫人:“不要忘了,你的女儿都二十八岁了!”
郁平冲出白己的屋门:“爸!请你问问邓大人,我没有大学的学历,可不可以报考研究生?”
郁教授:“这件事还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!”他看着失望的郁平,“女儿,华罗庚先生看了你那篇数学论文有何评价?”
郁平:“评价很高,还帮着我推荐到一家外国数学刊物上发表了!”
郁教授惊喜地:“真的?”
郁平调侃地:“我岂敢骗当红的郁教授啊!”她换了口气,“老爸,我先提个醒,你别高兴得太早了!我们单位的领导听说我在外国刊物上发表了文章,就把刊物要去了。他们一看刊物通篇是外文,就本能地要查我是不是里通外国的特务!”
郁夫人惊怕地:“真的?……”会议室邓小平:“这几年,‘四人帮’对科学工作、教育工作,对各行各业破坏极大,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大灾难。怎么办呢?我们只有花大力量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。为此,中央决定首先召开科技、教育座谈会。我们设想:五年见初效,十年见中效,十五年见大效。但是否符合实际?或说能不能达到?我先请教你们这些最有发言权的老师。”
在邓小平讲话中摇出十多个男女中、老年教师。
与会教师那紧张的情绪渐渐放松下来。
邓小平:“为了使大家真正做到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你们可以讲一次、二次,八次、十次,也可以随时插话。同时,我也作为与会的一分子参加你们的讨论,好不好?”
“好!”
与会的中、老年教师完全没有了拘谨,会场活跃起来。
邓小平:“下边,请郁教授主持座谈会,同意吧?”
“同意!”
郁教授:“好!下边谁先发言?”
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教授站起身来,感动地:“我是教中国历史的。如果我没有算错,邓副主席已经年满七十三岁了!”
邓小平:“刚过七十三岁的生日。”
第十集01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